產業數字化浪潮如水銀瀉地,正加速浸潤千行百業,不可逆地重構著經濟細胞,進而悄然改變中國的經濟肌理。
與其他技術應用型企業或互聯網巨頭的做法不同,華為秉承的指導方針是“從行業場景的實踐中來,到行業場景的開拓中去”。
由此,華為參與產業數字化的關鍵詞浮出水面,即“場景”,而貫通各行業垂直場景的價值參與方有個共同標簽,即“懂行”。
近日,記者獲悉,由華為發起的“懂行聯盟”已于近期在“懂行大會2020”上重磅發布。
該聯盟由華為攜手15家各行業核心咨詢公司、研究機構共同發起,是一個按照“自愿、平等、合作、互助、互惠”的原則而組成的合作創新組織,致力于推動千行百業的數字化創新,進而助力生態收獲更大的行業新價值。
改變:從響應需求到契合戰略
從工業邁向智能,世界首次進入自然資源消耗低、價值創造速度高的階段。
新的機會,正在孕育。
實體行業數字化轉型效率提升,是當下的難題,也是未來的必須。
與傳統科技和互聯網企業不同,華為堅持“從行業場景的實踐中來,到行業場景的開拓中去”的“懂行”理念,其核心是構建高價值的場景化解決方案。
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總裁蔡英華對記者表示,“我們發現場景化解決方案的打造本身就是一個價值創造的閉環過程?!?
事實上,以往傳統的解決方案提供方在參與解決實業場景需求問題時,介入較晚,因而創新有限,或降本增效不甚明顯。就記者與國內一線數字技術應用企業的交流情況看,記者發現這種情況普遍存在。
蔡英華也指出,“當前絕大多數情況是ICT解決方案供應商在ICT建設階段才會參與客戶項目,或是在客戶已完成一道內部轉換,從ICT戰略直接翻譯成‘技術需求’以后,才去響應需求。這樣一來,只能做到在ICT特定領域幫助客戶進行延長線的有限創新?!?
換句話說,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深入,ICT核心技術已成為實體業務轉型的關鍵動力。若仍堅持原來被動“響應技術需求”的模式,顯然無法高效達成“降本增效”的目標。因此,技術方需要提前、主動地從源頭擁抱業務需求。
由此可引出華為參與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新思考:從響應“技術需求”,到契合“業務戰略”,進而創造更廣闊的“降本增效”空間。
如何實現這一轉變?
蔡英華說,這需要擁有三項能力——做早,即在項目規劃階段就參與;做深,即加深對業務的理解,高效識別利用數字化能力推動變革的領域;做準,也就是準確找到普適性強、能夠廣為復制的場景化解決方案。
記者注意到,在華為舉辦的首屆“懂行大會”現場,德勤亞太高級副總裁、德勤中國副主席蔣穎也做了嘉賓專項發言。蔣穎認為領先企業對數字化的認識已經從技術提升到企業運營、客戶體驗乃至企業戰略、創新商業模式的層面。而基于華為的數字技術,加上德勤對于組織轉型擁有的規劃能力,兩者匹配后能幫助商業組織高效完成數字化轉型。
載體:構建場景化解決方案
華為認為,構建高價值的場景化解決方案,是實現“懂行”價值循環的關鍵載體。
那么,高價值的場景化解決方案,具體如何構建?
華為中國政企業務副總裁何達炳表示,“這需要完成三個關鍵環節:數據驅動、平臺使能和場景創新?!?
首先,就數據驅動來說,要從行業場景的實際業務出發?;谄髽I架構方法,讀懂業務數據,從數據架構支撐業務應用,方能真正解決實際業務問題。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從業務中來,到場景中去”。
在這部分,數據是關鍵抓手。數據越穩定和準確,就越能實現能力復用,這就能避免應用面對不同場景進行大量定制化開發。因此,華為強調要用系統化的架構方法,保證各個環節“數字語言”的統一。
其次,平臺使能。這需要與ISV(獨立軟件開發商)伙伴們更加緊密地聯合,通過華為云上的使能平臺,把使能應用開發、使能數據應用、使能AI開發的工具和模型和合作方更緊密地結合,更快、更好、更智能地打造方案。
記者注意到,這個提法,實際上是“場景化解決方案的打造,要從驗證走向使能”的進一步落地。
第三,場景創新。從設計走向商業,需要一系列開發支持和驗證等工作。華為通過OpenLab加速場景化解決方案的最終落地。
據了解,華為中國政企業務在蘇州、北京、廣州、西安都設有OpenLab和分中心,能支持合作伙伴做場景化創新和聯合驗證。
據記者了解,華為攜手伙伴所打造的高價值場景化解決方案,已在那些高集中度、規模巨大、流程復雜但系統內高度統一的傳統行業(如鐵路和能源)中,開始加速落地并形成標桿效應。
為何華為會選擇傳統行業去落地其場景化解決方案?
蔣穎對記者表示,(數字技術使能行業)最大的需求藍海和轉型深水區是傳統型行業,如傳統金融業、傳統制造業和傳統醫療業等等。如這些行業能成功注入數字化,那么在供給端就能釋放出更多活力。
“懂行”價值馳騁在生態上
找到了場景,開發聚合了創新的場景化解決方案,到實現商業價值之間,還需要哪個環節?
構建生態。
對這個籠統描述,華為有更為精細的提法:共建“2+5+N”的“懂行”價值共同體。
若解構“2+5+N”,即可發現,所謂“2”,就是生態價值空間,包括“ICT基礎設施”和“數字化轉型”兩個方面;“5”,即包括“銷售、解決方案、人才、投融資和服務”在內的生態合作伙伴;最后,“行業、場景、組合和模式”構成了“N”,即生態合作矩陣。
“過去十年,無論是合作伙伴,還是華為,都取得了高速增長?!比A為中國政企業務副總裁楊文池透露,“據不完全統計,100多家伙伴跟我們合作超過10年,多家都實現了幾倍、幾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增長?!?
記者了解到,從近兩三年開始,面對行業客戶數字化轉型向更縱深領域發展的需求,華為提出了“平臺+生態”戰略,和生態伙伴共贏生態價值。
楊文池表示,數字化轉型場景化解決方案需要多種角色去參與構建,“未來我們將面臨多元業務和多元角色的復雜組合;而共建懂行價值共同體生態協同發展,就要構建便于知識、技術、人才、數據、市場、資本等資源要素的連接機制,利益分配機制和高效合作機制?!?
在這個框架系統內,華為和生態伙伴的商業價值,如何達成?
華為認為,行業伙伴對行業的理解及各自在應用層的各項垂直能力和集成服務能力,與華為領先的數字技術和場景識別能力相融合,將進一步推動行業由內而外實現數字化轉型,最終在各自擅長的業務領域內收獲更大的價值。
同時華為認為,推動“懂行”價值循環的基石,還是要深入行業,洞察更多的業務需求場景。場景越多,機會就越多,價值空間就更大;而場景化解決方案打造的效率越高,價值實現就越高效,延續性也就越久。這其實就是一個正向的“價值”循環。
原文轉自中關村在線,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